首页 | 联系我们
荞麦百科
荞麦文化
荞麦艺术
营养价值
产品展示
热点排行 HOT
石柱荞麦田间考察
石柱县开展荞麦清减高效栽培技术培
重庆市荞麦体系万州试验站荞麦科研
重庆市荞麦创新团队组建专家组来酉
政企联动开展荞麦机收,引智助力酉
万州秋荞长势喜人
石柱县开展荞麦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
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基地“万州金荞麦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-> 荞麦文化

关于荞麦的文字记述

Browse:4587   Time:2011/12/18

荞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很久远。早年的古文献中,如《神农书》,《齐民要术·杂说篇》,虽有记载,但可能为后人所伪托。较晚的文献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、自居易诗,那是确实可据的,从而可以证明我国在7世纪时,已有荞麦栽培。到了宋代,那就遍及大江南北。到了明、清,自东北至西南,全国无处不有。

荞麦自古受人重视,主要是由于它生育期短,适应性强,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,能春播、夏播,秋播,也能冬播。在稻麦收获以后,天旱失收,甚至在秋粮收后,都可插种一熟。也可以同苜蓿,油菜混播。这对合理利用土地、增加复种指数和防灾济荒,都具有很大作用。其次,在用途上,荞麦子粒可作米、面供食用外,叶可含,稿秆可作药,还可充作饲料。关于荞麦的栽培技术,如密植,施肥、收获,以及荞麦畏霜,陈种子不宜种等生物学特性,古人也都有记载。

     《神农书·八谷长生篇》(原书久佚,撰人不详) 荞麦生于杏。出于农石之山谷中。生二十五日秀。五十日熟。凡七十五日成。
     南北朝后魏·贾思勰(6世纪30年代或稍后)撰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  凡荞麦。五月耕。经三十五日。草烂得转并种,耕三遍。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。假如耕地三遍,即三重着子。下两重于黑,上头一重子白,皆是白汁,满似如浓。即须收刈之。但对梢相答铺之。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。如此乃为得所。若待上头总黑,半已(以)下黑子尽落矣。
    南北朝梁·顾野王(543)揖《玉篇》(北宋·陈彭年等重修(1013) 荞,居妖切。大戟也。音桥。麦也。
     唐·孙思邈(652)撰《备急干全要方》  荞麦味酸微寒无毒。食之难消。动大热风。其叶生食。动刺风令人身痒。黄帝云,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之,不过八九顿,作热风,令人眉须落,又还生仍稀少。泾邡以北,多患此疾。
五代晋·刘煦等(10世纪中)撰《旧唐书.吐蕃列传》,其地气候大寒,不生杭稻。有青  麦,  豆,小麦,荞麦。
北宋·唐慎徽(11世纪后期)撰《政和政类本草》,金•张存惠重修(1204)《政和政类本草》  荞麦味甘平寒无毒。实肠胃,益气力,久食动风,令人头眩,和猪肉食之患热风,脱人眉须,虽动诸病,犹挫丹石,能炼五脏滓秽。续精神,作饭与丹石人食之良。其饭法可蒸使气馏。于烈日中暴令口开。使舂取人作饭。叶作茹食之下气,利耳目,多食即微泄。烧其穗作灰,淋洗六畜疮并驴马躁蹄。
      宋·朱弁(12世纪30年代或稍后)撰《曲洧旧闻》  荞麦,叶青、花白、茎赤、子黑,根黄,亦具五方之色。然方结实时最畏霜。此时得雨,则于结实尤宜,且不成霜,农家呼为解霜雨。
      宋·陈元舰(13世纪上)撰《岁时广记》占荞麦  琐碎录、中秋无月:则兔不孕,蚌不胎,荞麦不实。盖缘兔蚌望月而孕始,乔麦得月而实。
      南宋·赵希鹤(13世纪)撰《调燮类编·粒食》  荞麦过春月不宜食,能发风动气。荞麦多食动风头眩,和猪肉食脱暗发。
      元·王桢(1313)撰《王祯农书·谷谱二》  荞麦赤茎乌粒,种之则易为工力,收之则不妨农时,晚熟故也。农桑辑要云,凡荞麦五月耕地,经二十五日,草烂得转并种,耕三遍。立秋前后,皆十日内种之,待霜降收刈。恐其子粒焦落,乃用推镰获之。北方山后诸郡多种。治去皮壳,磨而为面,摊作煎饼,配蒜而食。或作汤饼,谓之河漏。滑细如粉,亚于麦面。风俗所尚,供为常食。然中土南方农家亦种,但晚收磨食,溲作饼饵,以扑面食,饱而有力,实农家居冬之日馔也。
      明·朱橚(1406)撰《救荒本萆》  米谷部、荞麦苗,处处种之,苗高二三尺许,就地科叉生,其茎红色,叶似杏叶而软微艄。      明·陆容(1494)撰《菽园杂记》  荞麦之荞,胡书无之,本草有之。盖宋人所增耳。通藏中有药石尔雅一卷,乃唐元和间。梅彪所集诸药隐名,以粟、黍、荞、豆、麦为五芽,则此字之来亦久矣。
      明·邝璠(1302或稍后)撰《便名圈纂·种荞麦》  立秋前后漫撒种,即以灰粪盖之。稠密则结实多,稀则结实少。若种迟,恐花经霜不结。
      明·陈嘉谟(1565)撰《本萆蒙荃》  荞麦米,味甘。气平寒无毒,一名乌麦,秋种冬收,曝烈日预令口开。舂熟米堪蒸饭食,亦可磨面,任意充餐。
      明·李时珍(1576)撰《本萆纲目》  荞麦(宋嘉佑年间见之),也叫荍麦(音翘)、乌麦,花荞(吴瑞语)。荞麦之茎弱而翅然。易长易收,磨面如麦故曰芥曰荍,而与麦同名也,俗亦呼为甜荞,以别苦荞。
      明·王圻(16世纪下)撰《三才图会》  麦有大麦、小麦、荞麦,……荞麦实肠胃,益气力,然不宜多食。多食动风气,令人昏眩。
      明·何乔远(16世纪末或稍后)撰《闽书·南产》  麦……有荞麦,杆红花白,实三棱而黑,秋花冬实。
明·王象晋(1621)撰《群芳谱谷谱》  莽麦,一名荍麦,一名乌麦、一名花荞。茎弱而翘然、易长易收,磨面如麦,故曰养而与麦同名,又名甜荞,以别苦荞也。南北皆有之,立秋前后下种,密种则实多,稀则少。八九月熟。最畏霜。数年来又宜早种,迟则少收。苗高一二尺,茎空而赤,叶绿如乌柏树叶。
明·宋应星(1637)撰《天工开物》   
乃粒第一卷   
  凡麦有数种,小麦曰来,麦之长也。大麦曰牟。杂麦曰雀、曰荞。皆以播种同时,花形相似,粉食同功,而得麦名也。……荞麦实非麦类,然以其为粉疗饥,传名为麦。则麦之而已,……荞麦则秋半下种,不两月而即收。其苗遇霜即杀,邀天降霜迟迟,则有收矣。
麦工  凡荞麦南方必刈稻,北方必刈菽稷而后种,其性稍吸肥腴,能使地瘦。然记其获入,业偿半谷有余,勤农之家,何妨再粪也。 
粹精第四卷 
攻麦  凡大麦则就舂去膜,炊饭而食,为粉者,十无一焉。荞麦则微加舂杵去衣,然后或舂或磨以成粉,而后食之,盖此类之视小麦精粗贵贱,大径庭也。   
明·戴羲(1640)撰《养余月令》
四月上艺种  苜蓿,是月取子和荞麦种之,刈荞时,苜蓿生根。
四月下收采  又宜采藤花、黄豆芽,蜀葵叶。荞麦初出嫩叶,俱可茹食。
七月艺种  荞麦,宜立秋前后稠密撒种,则结实多,稀则少。
八月测候  中秋无月,蚌无胎,荞麦不实。有月,多兔少鱼。
清·刘若全(约1664)撰《本草述》   
荞麦  气味甘干寒无毒。……愚按荞之始终,皆得金气之全者也,故谓其降气,第兹味金合于火,以得生化。故其叶绿而茎赤,且最畏霜,其不禁霜者,金之化原在火也,是其降气宽肠,炼五脏滓秽,而有剩功者此耳。凡物之生,莫不资于风木之气,然以始终于金者而生化乃得  。固借金中有火以为斡旋也。
清·陈眉公(?约17世纪后期)编《致富奇书广集》  荞麦,古作荍。立秋前后撒种。密则多收,稀则少收,宜于水早之年。按荞麦在田中,水高则麦高,大早亦不枯。凡遇大早,秧田枯死,急拔去枯秧而种之,后种而先熟,菉豆亦然,但不畏旱,而畏水耳。
清·蒲松龄(1705)撰《农蚕经》  农经.六月荍麦:荍麦价贱而荒田,非不得已勿多种之。种陈,则出见而死,慎勿误用。其入怀而粘襟不襟者新也。又籴外种,恐非土宜。田多者,年年与菜子夹种,严查地边,以防作蹋,荍去而菜生。二月上粪,锄二遍。荍地耕而种之,则耐旱,不然亦耙一遍。
清·黄叔璥(1722)撰《台海使槎录》  荞麦种植亦少。婴儿有疾,每用面少许,滚汤冲服立瘥,谓能解饥祛热。间有为饭者,土壤肥沃,不粪种,粪则穗重而伏。种植后,所其自生,不事耘锄,惟享坐获。每亩数倍内地。近年台邑地亩,水冲沙压,土脉渐薄。亦间用粪培养。澹水以南,悉为潮州客庄。治埤蓄泄,灌溉耕褥,颇尽力作。
清·丁宜曾(1755)撰《农圃便览》
夏 苜蓿能冼脾胃诸恶热毒。开花时,刈取喂马易肥,夏日取子。和荞麦种之,刈荞麦时,苜蓿生根。
六月  陈蜀秣,荞麦.虽极干,六月内必晒,若至中伏必蛀。
中伏  种豆已晚,多不收。得雨速种荞麦,荞麦地耕两遍,止锄一遍亦可。
秋七月  种荞麦在立秋前,每中亩用种二升。密则实多,稀则实少。种迟则收微。如霜早。割取晒干为菜,或饲牛。
稷八九分熟便刈,少迟遇风即落,将地种荞麦。
寒露  刈荞麦。其秸烧灰,淋汁,洗六畜疮,甚效。或熬干取碱,蚀恶肉,去靥痣最良。养麦秸铺床,止臭虫。
清·张宗法(1760)撰《三农记》
荞,图经云,叶绿三尖。茎赤梗空。四棱生节。枝生左右,开小红花,四瓣,黄蕊,蔂萝繁密,结实垂悬。稞三棱,嫩青老黑,亦有苍色者。苗之妙异于众禾。在半长苗,半开花,半结于,半收实,至老不衰,失时而获。则孙为祖,祖将生孙,一名荍。方土记名乌麦,一名花麦其形弱而翘易,故曰荞。曰荞者,苗长而花实盛也,磨面如麦,故入麦品也。
植艺,伏中耕耜土极热,秋后以灰粪和种之,八九月收。春种者六七月收。难据其种之时。惟凭其种之方,沮平之处,食之多令人病。至于西北极寒之方,以荞食为天味极美。可面可糕,可羹可粉。南人以实蒸熟开口,又晒干捣米食。
本性,荞味甘气寒,实肠益气,苗味酸寒。禁人以湿秸卧病,沥灰汁,入染色,退油腻。炼丝帛,能制半夏麻芋毒。
清·吴大勋(18世纪)辑《滇寓闻见录》  玻今俗作荞,旱地荒地遍植萌,不论时候,红梗绿叶白花,甚可观。民间多食莜,磨面制成饼,呼为叭叭,想即饽悼也。远行力役之人,俱携此为行粮,食时,山沟内取凉水饮之,边氓之苦如此。哑有甘苦两种。苦者可食,甘草不可禽.性寐与稗同,有菠稗烧酒,多饮成手战之病。玻只布种,任其自生自长,不复移种。稗则布种分苗,与禾稻同。滇省西北土寒,宜于此种也。
 清·西清(1810)撰《黑龙3‘r9>记》  荞麦,出黑龙江城者尤佳,面宜煎饼,宜河漏,甘滑洁白,他处所无,河漏挂面类,俗称合络。河漏二宇见本苹纲目。
 清·插秀沅(约19世纪前后或稍后)撰《农官著实》或(光绪五年)《三原县志》
 三月  菜子收黄色,莫待干了才收。拉回来者,先上菥,脐上几天,然后再辗。碾完讨候,挑菜秆子,教伙计都将鞋脱了。不然,伤菜子。就是秋天碾荞麦,亦如是。惟此两种田禾,总要脱鞋为妥。
 四月  麦后褐地种谷。自是一定之理。俟有雨后,先特种荞麦之地,用耱收墒。如不收墒,万一天早无雨。则种的时候,来不及矣。且来收墒之地,总要雨大墒饱,然后种得。或者下而中止,墒仅一耧半锄,又何种得。不知养麦出黄墒,我叮咛先收墒者,此也。
 十月  冬天喂牛,和合草最好,兼之省料。所谓和合草者。荞麦秆子,谷草秆子,豆衣于,井夏天晒下的干苜蓿。俱用铡子锄碎,搅在一处。晚间添的喂牛,岂不省事。
 清·祁寓藻(1836)揖《马首农宫》(马首邑即今山西省寿阳县) 养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,有先耕后以楼种者,耕宜深二寸,耧深止一寸。种毕耙之。有和粪点者,耕止寸余探。点法有二,点于犁沟者。耕微浅,点在棱背者,耕微深,有将子乱洒地面后,以犁耕乙以耙复其种者。三法皆忌大雨。大雨则谓之涸伤(大雨淤泥,地皮生甲,苗不得出)。俗有荞麦不涸伤,就拿布袋装之语。至乱洒者,虽易结子,熟时难挽。不如点播二法为善。
 清·刘宝楠(1840)揖《释谷》  荞麦、玻麦、乌麦,别三名。《玉篇入荞,麦也。《新唐书.吐蕃列传o,其粒有养窘-《坟政全书入养旁.一柞苗夯.  又作乌夯.塞唐书富告卞手用本草》也。
 清·包世巨(1846)揖《齐民四术》
 辨谷  其籼稻既获,可种养麦。
 荞麦,紫茎弱而歧生,枝枝结实,花细白实黑。甲三枝,以磨面如麦故名。收成不盛,为间谷,不当正鹅,立秋前后下种,八九月收刈。性好雨亦不甚畏早,最忌霜,一霜而枯,再霜而落。霜重则茎萎矣。面色稍缁,昧与麦等。稍腻滑。消炼肠胃沉滞。岁必须食数次,其常禽者,和猪羊肉热禽。令人发热风,落须发,又忌黄鱼。有黄病人不可禽。头风畏冷者,以面汤和粉为饼。更令懂鼍出汗,虽数十年者I皆盛。又腹中时时微痛,日夜泻稚四五次者,久之极伤人。专以荞麦作食,饱食二三日即愈。神效。其秸作蘑。可辟臭虫螟蚣。烧烟熏之亦效。其壳和黑豆皮、菊花装枕,明目。其春社前后种者名苦养,味苦,劣,弊充荒备。古名萌,名乌麦,名花麦,皆谓养麦。
 作力  芥麦入秋种早获田内。六十日而成。于下层黑。上层自有汁。即宜刈。黑。迟则落。及霜则萎。
 清·彭邦鼎(1849)撰《间处光阴》  莽麦花白,故唐宋诗皆曰花如雪。平凉以西,荞麦花作水红色,弥山漫野,望之如秋海棠。
 清·翼诚(1852)撰《耕心农话》  荞麦一名乌麦,高田阱三次,立秋前后种,茎弱而赤,花繁琐小,实有三棱,老则黑如地色。耕三遍则三重著子。八、九月收,连根拔之。
性怪霜。下两重子黑,上一重于白,即当拔。但对稍相搭铺之。其白者日渐变黑。若待上层总黑,则下层子尽落矣。烈日晒开口,春取唐面,秆灰调大麦粥,柔滑而腻。淋汁洗牛马疮窟,亦入外科药。
 清·邹汉勋(19世纪中期)捅《甫高平物产记·谷类》  葬交一名蔽麦。立秋肯种之。苗高一二尺。赤茎,叶如乌臼本。花白繁密,实而羊蹄。有三梭,黑色。按荞麦不见古书。宋嘉枯本草始载之。方以智谓即尔雅之即。蚍虾注名荆葵者,盖古今名异耳。
 清·郭云升(1896)揖《救荒简晶书》
 救荒月令
 大子养麦六月种AA藕。王象晋群芳谱曰,养麦一名驳麦,一名乌麦,一名花荞,一名甜养。茎弱而翘然,曷长易收,唐面如麦,故曰养,而与麦同名,又名甜莽,以别苦莽也。南北皆有之.立秋前后下种,密种则实多,稀种则实少。王桢农书曰,莽麦立秋前后种,密植则实多。稀种则实少。齐民耍术曰,种芥麦,立秋前后,皆十日内种也。曲洧旧闻曰,麦备四时之气,荞麦叶青花白,茎赤子黑根黄,亦具五方之色,然方结实时,最畏霜,此时得雨,则于结实尤宜,且不成霜。农家呼为解霜雨。云闻洛阳县老农El,立秋后闻雷声,则百日无霜,荞麦可广种也。
 小子养衷六月种九月韧鹅。小于养麦,一名京子荞麦,一名快莽麦,六月种之,比于大子养麦,其熟更早也。
  六十日快养衰七月种九月初痛。六十日快芥麦七月种,他谷已晚,快养麦熟期,犹绰绰然有余也。
 秋葬麦七月种九月熟.秋荞麦七月种。据农政全书投时篇而种之也。农政全书授时篱,七月种养麦。‘五十日快养麦七月种八月热.五十日快芥麦七月种,他谷已晚,此快芥麦熟泅,更绰绰
然有余也。五十日熟快养麦,七月中旬犹可种。
四十日快养麦七月种八A热.四十日快莽七月种,他谷已晚。此快养麦熟期,更绰绰然
有余也。四十日熟快荞麦,七月下旬犹可种。
四十日快养麦七八月种九£热.四十日快芥麦,八月上句种犹可收也,再缓则无及矣。
    救荒种植
    六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初皆可种绰绰有余。
    五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半皆可种期绰绰有余。
    四十日快养麦自六月半至七月底皆可种期绰绰有余。
  六十日快莽麦晚禾也,迟至七月初种,熟期
    民国·高润生(1915)撰《尔雅谷名考》  荞麦,载于齐民要术及谷谱,本草各书。程氏九谷考不载者,则以说文养宇,故不欲自乱其例也。至此谷宜于农食之处。据《王桢农书》云,芥麦紫茎乌粒,种之则茹为工力,收之则不妨农时,晚熟故也。北方山后诸郡多种之。治去皮壳,磨而为面,作煎饼配蒜而食。或作汤饼,谓之河滑,滑细如粉,风俗所尚,供为常食。今按荞麦实北方农家常食之晶,作河漏法,系以水和面为团,用木机榨压面成。其术机则牝牡各一。联以活轴,可随手起落,外施以床,厝时置机釜上,实面团于牝机之内。其牝机之底,用嵌以铁片,密凿细孔,面入牝机内,乃下牡机压之,则面随孔出,作细条落釜水中。煮熟食之,甚滑美也。其木机俗呼河漏床。
    民国·李遣九(1921)编《山西农家僵富浅解》  农家对于耕种的经验,有钱不种花儿田。普通养麦开花,怕刮西北风,又怕雨水过多,所以有这俚言。大概说来,庄稼开花钓时候,都怕凤丽不过比较起来,荞麦怕的厉害些。
    民国·徐珂(1924)撰《可盲》  清彭兆荪小谟脑馆诗集有莜麦饭诗并序云。莜麦,形似小麦而弱。播之寒土则易熟。莜读如油,宁武人和作佴,以为常膳。考抽麦不见诸书。莜乃田器,郡志即以此字当之,未详所据。珂按莜麦宜作荞麦。芥,广髑,巨娇切。韶会,渠娇切,井音乔。本草,荞麦茎弱面翘,然易长易收,唐面如麦。珂又按莽麦为一年生草,江浙有之,北方尤多。茎赤高一,二尺,叶为三角形,有长柄互生,花小而白,列为圆锥花序,实有三棱,老则黑。
    民国·丁颖(1929)著《谷怕名实考》  荞麦,别名菠麦,乌麦,花荞、花麦、甜养,苦养。我国荞麦有苦甜二种。甜养原产于我国北偏,于南北朝以前,已开始栽培,至唐宋而中州栽培极盛,井及于南方。苦荞原产于我国西北偏,元朝以来,西南方始多植之者.
南宋·陆游(1125一12lO)
  荞麦初热,刈者满野,喜而确·作。
    城甫城北如铺雪,厄头家家种养麦。
    霜晴收敛少在家,饼饵今冬不忧窄。
    胡麻压油油更香,袖新饼美争先尝.
    猎归炽火燎雉兔,相呼置酒喜欲狂。
    陌 [行歌忘恶岁,小妇红妆穗譬稽。
    治书宽大与天通,逐熟淮南几误计。
       
  三农虽隙亦恕忙,稿事何曾一夕忘。
  戳晒胡麻愁展商,未收养麦却新霜。
       
 南亩勤苗获(茁,音资,初耕的田地),酉成仅盖藏。
 种荞乘霁日,吹荻待傲霜。
 鞘碓新春日,山厨野蔌香。
 何须北窗卧,始得傲截皇。
Copyright © 2011-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荞麦产业创新网
客户服务热线:13389668888 客户服务邮箱:cqcxw@yahoo.cn 技术支持-鼎维重庆网站建设专家